
BMW官網是這麼形容2AT的:將玩心落實在城市每個角落
對寬廣的城市充滿好奇?藉由BMW 2系列Active Tourer開始您的探索之旅。豐富且彈性變化的空間設計,行李廂空間可彈性擴充到1,510公升,隨時為您生活的各種新鮮事做好準備。寬大車門使駕駛與乘客輕鬆上下車,尾門感應式啟閉功能讓您可以輕鬆裝卸物品,提供最佳的便利性。各種使用方式都難不倒它。
其實看到這樣的行銷語言,我一直以為這是個充滿朝氣的陽光男孩人設。幾年前我工作的環境屬於產業園區,交通不太方便。隨著自己發現副駕駛座上的乘客多半是公司裡不太熟稔,但是有工作交流的同事因為下雨天叫不到車的搭載,上車還要來上一句,如果你太晚回去,有需要我可以跟你老婆說一下。又或者,在幾次的聯誼聚餐活動因為其他部門不太熟稔的主辦人以為自己已婚,要回家陪小孩而跳過…我才驚覺,原來大家認識一個人之前,會先從外部配件開始看起,這些先入為主的印象,讓我不自覺的成了愛家的好男人。不誇張,連我假日開著2AT去展示間看車,我只是單純不喜歡麂皮座椅,想問問有沒有合成皮質或是真皮座椅,業代的第一個反應也是:真的,麂皮座椅有小朋友會比較不好清理。再給我一個”我懂你”的微笑…我想該是時候調整一下自己的人設與形象了。

「 BMW 2系列Gran Coupé無疑是BMW全新世代斜背轎跑的最佳體現。藉由跑格氛圍的車頂流線和無窗框設計車門等質感細節,完美呈現BMW斜背轎跑的極致風采。全新首創BMW 2系列Gran Coupé時而優雅、時而動感、時而充滿野性,但無時無刻散發獨特魅力。 」 Domagoj Dukec,BMW首席設計師
我購車的時間是2020十二月。這個車型一共只有三個版本:218i-Sport Line運動版/218iM-Sport Line限量版/235ixDrive 四缸版。

因為四缸版的售價又往上跳了一個級距,有更多的選擇(像是BMW四系列)。我相信多數BMW 2GC買家都會直接選擇M-Sport限量版。不過老實說,雖然BMW官網跟展間都寫限量版,但是從YouTube上BMW台灣與各大媒體合作的眾多評測體驗文來看,這個限量一百台,指的可能是每個展間或是每個業代配額一百台,不太可能是全台灣只有一百個名額。否則原廠將所有資源貫注在僅有一百台的車款上是不太有經濟效益的。喜歡M-Sport限量版的朋友應該是不太需要擔心沒車的(笑)
YouTube影音頻道上,有著非常多的試駕體驗文。所有評測媒體在運動版與M-Sport限量版的選擇中,毫無懸念的推薦了限量版。畢竟價差僅有13萬,但是外形的帥氣度與規格的升級上是相當超值的。坦白說,這樣的金額差距,對即將入手BMW的車主,並不是一個構成阻力的要素。
圖片引用自BMW台灣官網
運動款與M款的差異除了外觀(空力套件/擾流尾翼/輪胎)之外,內裝規格大概的差異就是無線充電/主動車距定速控制系統(全速域跟車)/霧燈/麂皮座椅/黑色頂棚。就我自己來說,我現在使用的手機是iPhone12 Pro Max,在媒體合作的YT影片中,無線充電不支援這個尺寸(笑)/黑色頂棚我自己是無感。我沒有選擇M套件的最大原因就是標配的麂皮座椅,這是我最不欣賞的項目。因此唯一的取捨點就在全速域跟車。也許是緣分,有一輛運動版選配全速域跟車套件的配額驚喜的出現在12月即將抵台的配車清單中。因此我在展示間喝了兩杯咖啡又吃了一塊蛋糕與幾片水果後,就這樣完成了新車選購。
在眾多YT評測媒體中,我特別喜歡嘉偉的分享。

上圖為Sport-Line運動版,下圖為M-Sport LineM套件限量版。
以外型來看,我自己覺得Sport Line的車式多了一種都會雅痞的氣息而M-Sport款則是增添幾分野性的霸氣。當然,根據我自己的經驗,除了很熟悉BMW的朋友可以很快分辨出M套件,多數朋友是覺得兩台在外觀上沒有什麼分別的(笑)對這款車有興趣的朋友,建議去展間體驗看看,也許你會和我一樣更愛運動版的優雅。也許是新車效應改變了心情。我覺得BMW 2GC的三缸引擎,在市區跟高速行駛都比我之前選擇的4缸引擎BMW 2AT來得更柔順。相較之下BMW 2GC有一種柔韌有餘的從容感。輕巧的方向盤與綿密的底盤反饋,這樣的駕駛感覺真的是太棒了!
以我自己的用車模式來看,我喜歡3-5年就換車,參與科技的進步。像是這台2GC除了整合Apple CarPlay,還搭載手機/Apple Watch就是車鑰匙的功能,就是一個我好喜歡的新特色。我相信許多車主多少都有臨時要用車,鑰匙卻剛好不在身上的經驗。但是現代人,手機是不離身的。只要帶著手機或是Apple Watch就能解鎖的方便性,一定要體驗過才知道他的好。數位卡片也是一個很有趣的特色。值得一提的是,我上一台車款並不支援Auto-Hold功能,這個超便利的都會行駛必備功能,也是我這次換車的一個推力。不過雖然解鎖方式有這麼多種,我最推薦的還是隨身攜帶晶片鑰匙。現在已經進步到離開車子一公尺後,車子自動上鎖。靠近一公尺內就解鎖,這超便利的功能真是太方便了。(晶片鑰匙只需要在身上即可,連拿出來都不用)2GC也配備了腳踢尾門自動開啟功能,雖然少了電動的方式放下尾門,不過已經達到了雙手提重物可以方便開啟的需求,已經是可圈可點。
以下紀錄一下自己添購BMW 2GC 轎跑車的想法:
由於自己平日的用車環境,多半僅是市區通勤代步,真的要去比較遠的縣市,我會選擇高鐵。即使添購的是更棒的性能車款,我也不是一個會熱血的從台北開往新竹以南的駕駛。我的用車時間少,甚至許多朋友都建議我直接搭Uber通勤即可,實在沒必要開車。說出來也不怕大家笑,其實我購入人生第一台車的原因是因為我在當時工作的產業園區叫不到Uber,打電話請計程車行派車也需要等待一段時間。又默默的讓我被誤會是一個喜歡加班的工作狂。(其實我只是叫不到車啊…)
讓我們巧妙的把話題一轉
即使換了新的工作環境,工時卻變得更長了。在情感上,我喜歡在每天忙碌的工作結束後,一個人開著車聽著喜歡的音樂或是廣播。那是一種心靈沈澱,和自己對話的一個過程。對我而言,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這次換車,我沒有花太多時間比較其他廠牌的競品,和我以往添購新產品的決策過程很不一樣。更大一部分是偏向感性的衝動決策。那是一種忽然很想做點什麼,告別不順遂的2020的綜合結果。
我欣賞BMW 2系列Gran Coupé的跑格流線與無窗框的設計,也喜歡輕巧車身的市區方便性。操控上,我喜歡2GC給我的輕巧靈動感。對我來說是一款非常均衡的代步小車。儘管自己的朋友會挑剔BMW 2GC的馬力不夠大,又是三缸引擎。不過我想,過度追求規格表上的數字,對我的都會通勤是不太有意義的。即使是Ferrari 開在台北信義區,上下班的尖峰時間也是要跟GOGORO一起在車陣裡等紅燈的。我也不太認同以C/P值的方式評價這款車,因為當你選擇歐系進口車的那刻起,就已經沒有所謂的CP值可言了(笑)
我自己覺得,這輛車的外型設計與定位滿符合我現在這個年齡段的人設。特別是這輛是四門轎跑,相較雙門跑車更添了幾分實用性。即使愛情來得太突然,今年情人節明年父親節。這台車也配有後車門兒童安全鎖與ISO FIX後座兒童安全座椅固定座。即使是新婚到小朋友三歲以前,在用車的實務上都能應付的游刃有餘。也許未來電動車發展得更成熟,充電更便利後,電動車會是我下次換車的首選。雖然這麼短的用車時間就換車,不太符合現在的社會經驗。不過每次換車參與科技的進步與調整人生不同階段的自我成長,是我對每一個階段的自己的一種肯定。2021,希望自己更進步,和大家一起變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