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2019國泰航空商務艙的飛行旅程TPE->HKG->ORD (台北-香港-芝加哥)

近幾年,我都會在每年六月左右的時候前往芝加哥參展。自從配合任職公司轉投星空聯盟的懷抱後,持續累積的長榮航空無限萬哩遊會籍,也預計跟著這次的芝加哥怒吃爆米花之旅上升為金卡。可惜,就在出發的前兩天,我遇上了長榮航空空服員的突襲式罷工,那種計畫被打亂的感覺是很糟的。

這個時候,一定要稱讚一下美國運通的秘書團隊。知道航班被取消的當晚,正在文華東方用餐的我,其實內心是焦慮的。因為我的航班時間離會議時間點很近,幾乎是下機後休息一晚隔天就要與會。如果不是美國運通代為處理,自己為了航班取消而打亂後續行程的各種安排開始奔波,也許這餐下來就吃的很不輕鬆,也會給一起用餐的朋友帶來不好的感受。畢竟這種一年一度的會議都是事先計畫好的,像是牛郎與織女一樣的一年一次約會。

說實話,在忙碌的上班族生活中,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因此我特別珍惜每一次的用餐聚會。畢竟,像我這種是憑本事單身的人,有人能在下班後願意和我一起共進晚餐,這種機會可以說是相當稀少的。這次只打了一通電話,班機與機場接送事宜就全部安排妥當。讓我能在兩天後如期與會參展。這種效率與安心感真的是很棒的用戶體驗。

這兩年都入境隨俗的跟著公司選擇搭乘長榮航空,儘管長榮航空在二航廈的The Garden貴賓室已經很用心的照顧旅客需求,但是再回到桃園機場一航廈的國泰貴賓室還是有種回家的熟悉感。

我很喜歡國泰貴賓室在餐點上份量的設計。這是一種可以任性地喊出每一種都給我來一份,豐富又不失精緻的體驗。這個托盤可是三份餐點呢(笑)

在香港轉機時,香港國泰貴賓室也是一貫的精緻餐點小食設計。上下兩張圖正好是我最喜歡的兩大國泰機場貴賓室小食-牛肉麵與雲吞湯。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我第一次喝香港啤酒,這味道真是太微妙了。只有喝過的人才能懂。

一年前,我也是搭乘國泰的商務艙前往芝加哥。一年後的機上服務對我來說改變最大的應該是餐單了。對許多國泰航空的常客來說,這也許是已經改變很久的設計,不過對我這個一年沒有搭乘的國泰粉絲來說,是個好大的驚喜。雖然一般的餐酒單可以幫助旅客更快速地進行點餐與辨識,不過這可是十四個小時的航班,多一些可閱讀的訊息對航空公司與旅客來說也許是雙贏。

除了更詳細的分享了機上選酒,也讓旅客在食旅的知識上更加豐富。

這次六月從搭乘由香港出發航班的旅客,都有機會品嚐到海鮮龍蝦湯飯。看完這個篇幅,我毫不猶豫的點了這道當主餐。

送餐前,不免俗的分享一下機上備品。雖然從實務面的角度來看,軟式的過夜包比較適合裝一些旅行用備品,不過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長榮的Rimowa硬殼過夜包,更有一種搜集的感覺。

每次長程航班,最期待的娛樂節目就是機上電影。這次最喜歡的機上電影,是我年初就好想去看的炸雞特攻隊(台灣翻譯為:雞不可失)很推薦還沒有看過的朋友觀賞,這類型的喜劇片真的會讓心情好上很多。

這次香港飛往芝加哥的午餐前菜是香草明蝦毛豆小麥沙拉。搭配的餐酒是百搭的香檳。

主餐則是讀完介紹後,迫不及待想嚐一口的海鮮龍蝦湯飯。對了,這道餐點的菜名應該是這樣解讀的:海鮮.龍蝦湯.飯 所以吸睛的關鍵字“龍蝦”這裡是扮演湯品調味的角色。雖然圖片看以來很像是泡麵…但是在口味上真的是很棒的。海鮮的用料豐富口感也好。相當令人驚豔的一道飛機餐。

題外話:

在飛機上吃龍蝦這件事情是可能的。這是我今年搭乘長榮航空往返西雅圖時預先點的機上特別餐。雖然每個人的口味不盡相同,但是我不會推薦這道餐點給我身邊的朋友。用時下年輕的用語來表示:母湯。

用完主餐後,雖然還有起司餅乾與水果等配餐,不過我決定留一些空間給休息過後準備加點的機上漢堡。因此只選擇了冰淇淋作結。

這次睡醒後的機上小食我選擇的是機上牛肉漢堡。雖然在賣像上不是那麼討喜,但是整體的味道還是不錯的。

在飛機降落前的早午餐,我選擇的是陳皮鯪魚球粥與蘿葡糕。這道早餐打破了我對國泰在餐點上一貫的好評。和剛剛分享的長榮龍蝦餐一樣,我是不會推薦給朋友的。真的,母湯。

也許是隨著年紀漸長,現在的我已經不像以前只要有出差機會,立刻舉手報名。我開始儘可能的讓每一趟差旅精緻化。除了平衡自己日常工作的辛苦,也是為了讓自己在長途飛行後,也能夠很快的恢復最佳狀態面對各種新的考驗。因此飛行的頻率也越來越少。當然,也是為自己爭取一些在台灣追尋緣分的機會。

如果各位對精緻旅行與美食體驗也和我有一樣的喜好與共鳴,可以在首頁下方輸入您的Email訂閱我的最新文章!也別忘了加入敗家萬里通粉絲團,還有我的Instagram ,讓我們一起把生活變得更精彩!

作者: Eric

Every Step in the Right Direction

發表迴響